衛生級離心泵的基本結構和工作過程分析
發布時間:2022-04-21 點擊次數:81次
衛生級離心泵是一種簡單的設備件。其目的是為能量轉換成速度或動能和壓力被泵送的流體,然后進入一個電動馬達或引擎。的能量發生變化的泵,葉輪和蝸殼分為兩個主要部分。該葉輪的旋轉驅動能量轉換成動能的一部分。蝸殼是靜止部分的動能轉換成壓力。
衛生級離心泵的基本部件是高速旋轉的葉輪和固定的蝸牛形泵殼。葉輪緊固于泵軸上,并隨泵軸由電機驅動作高速旋轉。
葉輪是直接對泵內液體做功的部件,為離心泵的供能裝置。泵殼中央的吸入口與吸入管路相連接,吸入管路的底部裝有單向底閥。泵殼側旁的排出口與裝有調節閥門的排出管路相連接。
衛生級離心泵的工作過程:
開泵前,先在泵內灌滿要輸送的液體。
開泵后,泵軸帶動葉輪一起高速旋轉產生離心力。液體在此作用下,從葉輪中心被拋向葉輪外周,壓力增高,并以很高的速度(15-25m/s)流入泵殼。
在蝸形泵殼中由于流道的不斷擴大,液體的流速減慢,使大部分動能轉化為壓力能。最后液體以較高的靜壓強從排出口流入排出管道。
泵內的液體被拋出后,葉輪的中心形成了真空,在液面壓強(大氣壓)與泵內壓力(負壓)的壓差作用下,液體便經吸入管路進入泵內,被排除液體的位置。
當離心泵啟動后,泵軸帶動葉輪一起作高速旋轉運動,迫使預先充灌在葉片間液體旋轉,在慣性離心力的作用下,液體自葉輪中心向外周作徑向運動。
液體在流經葉輪的運動過程獲得了能量,靜壓能增高,流速增大。當液體離開葉輪進入泵殼后,由于殼內流道逐漸擴大而減速,部分動能轉化為靜壓能,最后沿切向流入排出管路。